2024年的车价比2023年便宜不少。
转眼已经过完元旦节,那么问题来了,今年车价还会更便宜吗?
“明年的市场,我判断‘价格战’不会停止,很可能会更加激烈。”
“2025年的市场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,我甚至大胆预测价格战会从1月开始点燃。”
深蓝汽车CEO邓承浩、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多位车企高管都表示,今年车市将继续内卷。
这一点已经在最新一期工信部申报目录中得到体现,其中包括小米YU7、阿维塔06、深蓝S09、启源C798、广汽丰田铂智3X、广汽传祺S7、埃安UT等新车。
除了还未正式亮相就已经火爆全网的小米YU7外,其余声量较低的新车可能会为抢夺市场份额而让价。
这几天,不少车企陆续公布2024年的销量成绩,仅新能源汽车方面,比亚迪的销量为427.21万辆,吉利集团为88.82万辆,长安汽车为73万辆,理想为50.05万辆。
而2024年,我国新能源车年度产销量略超过1000万辆。换言之,新能源行业马太效应加剧,头部车企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,那么留给尾部企业的生存机会已经不多了。
活下去,就成为尾部企业的唯一目标。那么它们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价,利用价格优势赌一把销量增长。
2024年我们也看到有车企突然就不行了,这时老车主也要跟着遭殃,比如车辆残值暴跌、售后维修麻烦等,所以建议大家如果今年买车,谨慎选择小众品牌。
除此之外,车企的造车成本也在下降,这意味着新车定价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。一方面,已经有多家知名投行预测,电池原材料成本还会接着下降;另一方面,车企的智舱、智驾、800V平台等技术相对成熟,研发成本也随着规模化效应而被摊薄。
最后,国家一直在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,2025年各类促消费政策依旧在延续,比如上海、四川等地已经官宣将继续“以旧换新”活动,山东等地继续“新能源下乡”活动。可以说,汽车行业的消费环境不错。
总而言之,2025年买新车有更便宜的可能。但是否会像2023年、2024年这样有很大变化,值得观察。
大家应该也有发现,从去年开始,已经有不少以燃油车为支柱的合资品牌开始裁员、削减产能、关停工厂。
背后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它们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,与其卖一辆亏一辆,还不如直接不卖。所以今年燃油车的价格预计会相对稳定,不会有明显跌幅。
其实不只合资品牌,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都不太乐观。
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国内车企今年前11月的平均利润率为4.4%,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.1%的平均利润率,并且相较去年同期的5%也有明显下降。
毫无疑问,罪魁祸首就是价格战。
此前笔者在《价格战下,没有赢家》一文中也曾分析过,如果价格战一直打下去,车企没有利润的话,可能会带来质量不行、售后差、技术进步缓慢等问题,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。
很显然,上头也注意到了这一点,在去年7月就有会议提出要“防止‘内卷式’恶性竞争”,随后在12月,已经有会议明确了要“综合整治‘内卷式’竞争”。
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接下去应该会有具体措施出台,来遏制恶性内卷行为,届时车企想打价格战都打不起来。
此外,现在汽车市场格局相对稳定,头部企业已经基本确定,它们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,不用再担心生存问题,所以经营目标将不再是简单粗暴地通过降价来抢夺市场份额,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可持续经营。
比如迭代核心技术、营造良好的品牌调性、布局完善的车型/品牌矩阵等,将价格战转变为技术战、品牌战,例如比亚迪、理想以及华为系品牌,已经有这个趋势了。
想折腾的车企折腾不起,上头限制后,能折腾的车企不想折腾。所以,2025年的车价应该会便宜一点,但不多。
2025年车企在价格层面或许不会有大动作,不过可能会用其他促销方式来“弥补”。
一种可能是推出“0息”方案,这一方案的效果堪称立竿见影。比如去年特斯拉Model 3推出“3年0息”方案后的半年,该车销量同比增长近五成。
今年这一方案可能还会进化,比如已经有车企推出了“0息+0首付”政策。当然,大家在享受优惠的同时,也要了解清楚具体规则,比如一些车型的“0息”政策限制要在特定的金融机构贷款,还有一些“0息”政策仅在前一两年免息等。
还有一种可能是免费赠送高级选装配置,比如特定车漆、空气悬架套装、Brembo卡钳、品牌音响等,或者再加码一些保险补贴等。
也就是说,预计2025年真金白银的现金补贴会减少,转而由一些变相降价的方式取代。
总的来看,2025年车市价格战将会被遏制,头部企业会将车型售价稳定在合理区间,毕竟2024年有的车价已经低得不太合理了。
这是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,也对老车主的血压有好处,因为被严重背刺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。
最后,你们会在今年买车吗?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